搜索传统文化的节日
时间: 22-07-18 作者:天台音视
1、元宵节
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此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元宵节又称为“上元节”。
2、冬至
冬至,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。冬至俗称“冬节”、“长至节”、“亚岁”等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。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。
3、端午节
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,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端午也称端五,端阳。此外,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,如:午日节、重五节,五月节、浴兰节、女儿节,天中节、地腊、诗人节、龙日等等。虽然名称不同,但总体上说,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。
4、春节
春节,是农历正月初一,又叫阴历年,俗称“过年”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、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。春节的历史很悠久,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。按照我国农历,正月初一古称元日、元辰、元正、元朔、元旦等,俗称年初一,到了民国时期,改用公历,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,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。
5、中秋节
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称为中秋。在中国的农历里,一年分为四季,每季又分为孟、仲、季三个部分,因而中秋也称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,更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,“八月节”。此夜,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,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。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所以,中秋又称“团圆节”。
6、七夕节
在我国,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,天气温暖,草木飘香,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,也有人称之为“乞巧节”或“女儿节”,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,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。
7、重阳节
农历九月九日,为传统的重阳节。因为古老的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叫重九,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,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。
有关春节童谣的名字
原发布者:uetn452
有关春节的童谣 有关春节的童谣(一) 二十三,糖瓜粘; 二十四,扫房子; 二十五,推麦谷; 二十六,炖羊肉; 二十七;宰年鸡; 二十八,把面发; 二十九,蒸馒头; 三十晚上坐一宿。 这首童谣与其说是童谣,不如说是长辈在用这种方式提醒晚辈,“日后等你>长大了,也要记住腊月里需要做的事情”。 新年到,穿新衣,戴新帽;舞龙灯,踩高跷,迎财神;大家乐淘淘,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。 过年啦,贴花啦,满窗子,都红了。贴个猫,贴个狗,贴个小孩打溜溜,贴个老爷贴烟头,贴个没牙老满窗走。 新年到,放鞭炮,鞭炮蹦蹦跳,新年真热闹。新年到,哈哈笑,新年长一岁,祝我个子快长高。 过年好,过年棒,人人见了微微笑。祝你新年身体好,一声祝福暖心房。大家齐声过年好! 有关春节的童谣(二) 雪花飞,钟声敲, 新的一年已来到, 小朋友,咪咪笑, 团结友爱不打闹, 写字画画做游戏, 快快乐乐把舞跳。 新年新年已来到, >幸福生活步步高。 有关春节的童谣(三) 春节到,真热闹,家家户户哈哈笑。 黄狗贴春联,山羊把地扫, 猴子买糖果,花猫蒸年糕。 松鼠宝宝剥花生,母鸡大婶搓元宵, 三个小猪来拜年,穿着新衣带新帽。 你来舞龙灯,我来踩高跷。 放起爆竹噼啪响,恭喜恭喜新年好。 有关春节的童谣(四) 一元复始新年到, 二龙戏珠春意闹, 三阳开泰恭喜你, >四季发财